中 国 实 业 银 行 简 史
柏文(原创) 蔡小军(修订)
袁世凯当上总统,为推行专制独裁政体,于1914年5月撤国务院成立“政事堂”,直属总统府,由国务卿(徐世昌)一人主持,处理日常政务。一次特别会议上决议:“设立实业银行,以致提倡,开浚利源”,由中国银行拨资开办,并着中国银行研讨具报。后经中国银行提呈草案:行名称民国实业银行,拟订组织章程40条及招股章程20条。1915年8月,由财政总长周学熙呈报设立,8月15日批准施行。9月1日在北京成立筹备处,由李士伟、巢凤鸣任筹备正、副主任,筹备期间一应支用,立中国银行专户,先行垫拨。
民国实业银行额定资本2000万元,官商各半,官股由中国银行划拨,商股部分经长芦、东纲、西淮、两浙各盐商所认股额已超千万,并议定于1916年春季开幕,总行北京,先设东三省及上海两分行。时适袁氏称帝,护国军兴,5月12日中国、交通两行钞券停兑,而已缴纳之实业银行股款,存储中国银行亦被冻结,致使实业银行开业,亦形停顿。
1917年7月王克敏出任中国银行总裁,8月举熊希龄续理实业银行之开业事宜。其更改章节大者有:改行名为“中国实业银行”,资本总额仍为2000万元,改官股为400万元,商股为1600万元,按认股出资比例推举创办人10人,官股占2人;10人中推总理事1人,理事1人,分任筹备正副主事。但当时因北京政府派系互争,致各股东认而不缴股款,进展不前。
1918年徐世昌就任总统,钱能训暂代国务总理职,12月20日任命龚心湛(仙舟)为财政总长。在钱、龚二人关注之下,中国实业银行于1919年4月26日开幕,总行天津,5月设北京分行。而资本一项账面仍为2000万元,而在资产面下记为“未收资本”计16,892,600元,即实收资本数仅为3,107,400元。董事长熊希龄,总理周学熙,协理李士伟,董事有王克敏、曹汝霖等,龚心湛等任监察人,阵容强大,且多为北洋名流。后龚心湛辞去财政总长一职,改任中国实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
该行享有钞票发行权,且因官方背景支持,业务发展迅速。1922年3月设汉口分行;1930年7月设青岛支行(后升分行),至1932年4月总行迁上海,改组为总管理处。1933年冬,原上海分行经理刘晦之继任总经理;1934年7月设厦门分行。至30年代初,该行实收资本为350万元,公积金94万余元,存款已超过4000万元,在全国重要商业银行中居第八位。
因中国实业银行钞票发行过滥,准备金空虚,于1935年上半年发生挤兑,故国民政府财政部对其进行改组,委派胡祖同为总经理。同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取消该行的钞票发行权。1937年3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饬令该行将原有资本350万元按15%折成商股526110元,另由国民政府以复兴公债抵充,加入官股3473890元,合成资本总额400万元,派傅汝霖(中央银行经济处处长)为董事长,周守良(中央银行业务局副局长,后改为奚伦)为总经理,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与中国通商、四明、国货银行合称“小四行”。1937年7月1日,另拨资本50万元,设立信托部,专营一切信托业务。
抗战爆发后,总行迁至汉口,1938年8月迁至重庆,多数分支行处先后停业。1945年总行迁回上海复业,行址设在北京路130号,先后有上海、南京、杭州、汉口、重庆、青岛、天津、北平等地20余处分支机构恢复营业,经营储蓄、信托及银行一切业务,兼营出租保管箱、仓库等业务,领有国民政府财政部银字第607号及经济部新字第605号营业执照。1948年资本调整为金圆券240万元,分为24万股,每股10元。
上海解放后,中国实业银行于1949年9月20 日前完成登记验资手续,资本人民币1.72亿元,增资1.72亿元,合计3.44亿元。1951年5月,该行与新华、四明、中国通商、建业等四行在金融业内首先组成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底加入公私合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