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戊通航业公司之始末
江南阳明
在中国近代民族航运史中,素有南“民生”、北“戊通”之说。“戊通”即指哈尔滨戊通航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戊通航业公司),虽然该公司仅维持了七年,但它曾是二十世纪初东北最大的航运公司,被称为黑龙江民族航运业发展的里程碑。
早在创办之前,东北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三江”航运业,完全为沙俄船商所垄断,并持续至1917年。这一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俄国船商唯恐其资产被收归国有,纷纷急于抛售船舶,但限于此前1858年中俄签订的《瑷珲条约》,故只能售与华人。值此,我国东北轮船航运业迎来了极其难得的发展时机,借此打破了俄国船商独霸松江航权的局面,戊通公司也在此时得以应运而生,为中国收回松花江、黑龙江航权作出巨大贡献。
戊通航业公司创立于松花江畔哈尔滨,时1918年7月,由华商孟昭常、章贲、陈公孟等绅士筹建,并呈报北洋政府农商、交通两部注册立案。公司资本总额200万元,由黑龙江省督军鲍贵卿出面招股,首批集资50万元。1919年3月9日在傅家甸(现哈尔滨道外区)召开股东会议,定公司名为戊通航业股份有限公司,推举梁士诒、曹汝霖、任风苞、陈威、章贲、谢霖、魏绍周等七人为董事,王宰善担任总经理。3月10日,公司正式成立,址设哈尔滨道里外国头道街24号。此时,戊通公司共拥有向俄商购买的轮船29艘,拖船20艘,约29300余吨,数量远超1917年“三江”的华船总数和总吨位。到1920年,戊通公司航线已遍达“三江”,并多次航行至俄属伯力和庙街一带,这在我国东北航运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戊通”航线,曾是民国初期航运最长的航线,共达9300余华里,营运航线为5500公里,设大小停泊码头142个,可谓盛极一时。戊通公司也俨然成为“三江”最大的华船公司,其规模在全国也仅次于当时久负盛名的轮船招商局(创立于1872年,为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
然而,从开办至1920年底,戊通公司也已负债累累,处于对外涉及航权、对内财力有限的困境,商办难以维持。为此,公司特请求北洋政府将其收归国有。1921年,交通部将戊通公司改为官商合办,但原招股份不变,另由交通部或给予补助或设法分摊。
由此,戊通公司上层极强的政治势力可见一斑。其中:
董事梁士诒曾是清末民初政坛风云人物,曾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董事长直至位居北洋政府内阁总理;
董事曹汝霖曾是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和交通总长;
董事任凤苞乃交通银行协理、盐业银行董事长。
候补董事叶恭绰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创办交通大学,力主“交通救国”;
公司经理王宰善,留日学生、原长春交通银行副经理;
公司经理谢霖曾任中国银行总司账,是中国最早的注册会计师,交通部代理帮理兼业务课主任;
公司经理王秉权,京师大学堂毕业,曾任清政府内阁中书,奉天安东海关监督,有丰富的航业经验。
戊通公司发起人孟昭常是第一届国会议员、黑龙江省实业厅长;陈公孟是清政府举人,留学日本,东北三省交通总银行经理。
招股人鲍贵卿任吉林督军、中东铁路公司督办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与张作霖关系密切。由此,戊通公司亦得到张作霖的支持。
有如此众多政经要员掌舵,这也正是公司成立之初,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筹集资金并崛起的一大原因。
然生不逢时,公司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内外形势混乱,航运公司竞争极其恶劣的时期。种种原因使得“戊通”无法正常运营,资不抵债。最终,于1925年3月20日宣告破产。后由最大的债权人交通银行暂收其财产,并请求东三省政府解决。经反复沟通磋商,决定由交通银行将戊通航业公司全部财产作价160万哈大洋转手卖给东三省政府,而政府特令哈尔滨交行发行300万元国币券作为对东北局的资助贷款,并准其分十年还清。
1925年9月1日,戊通航业公司改组为东北航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