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市场
江南·听雨轩
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市场,又称“上海古物商场”,其前身是位于北市设摊经营古玩中心集市的怡园茶社(即广东路299弄3号)。
1921年,因怡园茶社楼房不敷应用,上海古玩业界资深人士马长生等发起筹建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市场,择址在广东路、江西中路拐角处的江西中路67号二楼开业,这是上海第一家室内古玩交易市场,由王汉良任总经理(曾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商人部长),王养之为总账房。市场内分店、摊两种形式,其中店铺约70家左右,经营业者以回民居多,约占半数以上。同业均可在此买进卖出,顾客也可自由选购或出售古玩。
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市场,创建之初是以认购股份形式募集资金的。据1923年《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市场征信录》记载:市场开办时有381户入股,每股小洋3角,共集资17020股,合大洋5106元,其中发起人马长生认购660股。但开办之初,是否发行有股票,尚无法证实。
后为保障同业权益,经王汉良等人发起,于1923年在上海古玩市场内组织成立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同业公会,又名“上海市古玩业公会”,经英、法租界当局注册在案,加入上海市商会团体会员,并聘请花旗银行海思克、慕思律师代表公会致函公共租界警务处,要求今后巡捕房不得随便对不明销赃真相的经营者吊脏拘人,使得同业享有保护权利。
至1930年时,该会会员多达数百人,成为上海古玩行业鼎盛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市场也发行有正式股票,规定资本国币5万元,分作1万股,每股国币伍圆。
1932年,因古玩市场摊位拥挤,且房屋年久失修,为拓展业务计,经部分同业倡议在广东路218至226号自行增设上海古玩市场,俗称“新市场”,而“老市场”则改称为“上海中国古物商场”。当时两处共汇集有100多家商号,约占全市古玩商号总数的2/3强。
1942年左右,原上海古玩书画金石珠玉市场再次以“上海中国古物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发行新版股票,资本仍定国币5万元,但改股数为1000股,每股国币50元,分由各古玩商号承购。
至1954年时,上海中国古物商场内共设小房间24间(由21户座商租用)、柜台52个(由40户摊商租用),各商资本从20万至800万元不等,经营项目有瓷、铜、玉器、字画、象牙雕刻、钱币及出口业务等。
1958年新、老市场实行公私合营,将所有45户座商和66户摊贩合并,成立“公私合营上海市古玩市场”。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度停业。1978年10月恢复对外营业,改名为“上海文物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