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总会馆之历史沿革

2016/11/23 14:36:56

阳和总会馆之历史沿革


    早期旅美的中山人、三灶田心乡袁生,于清嘉庆末年(1818年)从澳门乘船游历欧美,抵纽约住了下来。1845年,三藩市土产金屑,淘金者蜂涌而来。1847年始有中国人来到。史称,採金狂潮时代,人们交相沿引,尤以香山县人为多…,1849年后,中国国内災祸频发,生计艰难,前往被称做〔金山〕的三藩市者日多。咸丰元年(1851年),居留三藩市的华人,其中香山各都及东莞,增城已有万多人,由于人地生疏言语不通,不懂当地法规,易惹祸端,食宿困难,谋工不易,甚是狼狈,当时清朝又无领事护侨,华人成为海外孤儿。犹幸中国人凝聚力强,素知团结的重要,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团结自保,才有活路。


    袁生闻讯,也由纽约来到三藩市,他见识广博,才华出众。因见同乡人多,组织起来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与同邑人蔡麗碧、刘祖满等筹建同乡会组织于三藩市(即旧金山)夭寅街。因会址向著太阳,故命名为〔阳和公馆〕。时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初时入会的是中山、东莞、增城三县的华侨,后来传罗人也加入,四县之中以中山人较多。自此,阳和会馆便负起了保护同乡、互爱互济的责任。


    阳和会馆初期的馆址,在电报山西南麓的夭寅街,拥有一大院落。馆所门前,饰以淡蓝色,通道有木雕两狮子守门,两旁有对联,为廟堂式建筑,门楣有〔阳和会馆〕的大匾额。两旁復有对联曰…〔阳光涵万里,和气普同仁〕及〔咸丰二年八月吉日立〕。通常出入,由两旁门,直登三楼。楼下为职员及庶务等住宿之所,二楼为大厅堂,通常梓里满堂座。会议纪录、进支数目、捐款徵信及会员之姓名、地址,用红纸书写,遍贴壁上。顶楼宿舍,充作由金坑来埠、或假道回国的梓里暂时寄居之所。后座为厨房,秩序井然。


    阳和会馆当时亦称为阳和办公馆。1868年(同冶七年),遷往沙加缅度街七四六号,楼高三层,顶楼为侯王朝。会馆所属,分喜善、积善、同善、德善、归善、敦善、集善、良善、宝安、仪安、乐善、博善等十二个善堂,会员颇众,其中以喜善、积善和同善三个善堂人数较多。主席与通事,由善堂轮值选出充当,两年一任。此外,尚有三个传统连系机构…后英工商总会、協善工商总会及仪英工商总会。


    阳和会馆创立之后,成为三藩市华侨社会的代表,与宁阳、肇庆、合和、冈州、三邑各大会馆,被称为华人六大会馆。


    1882年前后,正值美国排华最高潮,在中国领事馆推动之下,由六大会馆合组成驻美中华总会馆,成为华侨社会对外界的代表及最高权力机关,负起日常华侨往返中国的签证事宜、维持华侨社会内部秩序,并肩负对抗排华活动的重责。

——全文引自美国阳和总会馆官网

 

 

    周崧(1879-1961年),字毓秀,中山沙溪人。幼时其父在乡设馆授徒,随父就读,素有大志,曾誓“若我得考,当振兴教育”。及长,赴美国经商,创办中兴公司,因经营有方,遂成巨富,时为旅美华侨知名人物,曾任旧金山美洲同盟会评议员、国民党驻美国总支部委员。抗战时期,曾积极捐资支援抗日,被聘为国民参政会第二届参政员和侨务委员等职。为实现育才宿愿,在美国和家乡均设立“周崧学校”,服务桑梓不遗余力,曾获国民政府教育部捐资兴学一等奖。

 

 

关于阳明联系我们拍品征集诚聘英才拍卖规则帮助中心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上海阳明拍卖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1-63308060 (工作日 9:30-18:00)    沪ICP备14040631号-1
COPYRIGHT © 2014 YANGMINGAUCTION.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